前些天是Google I/O大会的日子。Google I/O可以理解成为Google的开发者大会,今年的5月底是第一届,参与人数大大几千人。其中Keynote的标题为“Client,Connectivity,and the Cloud”。看过Keynote视频,发现Google在整体技术布局上非常完备,非常符合Google的整体策略。
Google对互联网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引擎让千万人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网页,同时在促进浏览器技术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还把Google的大量服务带给广大的用户,譬如Gmail,Calendar等。另外Google同时尝试在山城提供免费的WiFi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这些也正是Google在客户端(Client)、物理连接(Connectivity)和后端服务(Cloud)方面做的大量贡献。
Google有它自己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类将人类文明相关的知识都整合起来供全人类使用。Google只是在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通过提供买卖广告等手段来帮助整个使命的完成,同时完成自身的成长。而无论是客户端方面(Client)的贡献,还是服务器集群(Cloud)方面的服务提供,还是从Client到Clound之间的连接(Connectivity)方面的努力,都是围绕它的使命的。
说回到Google的技术布局。Google的技术布局也就是围绕着Client、Connectivity和Cloud三者展开的。
客户端Client主要是关注桌面浏览器,同时也关注手持设备,可以猜测不远的将来还会关注到电视的机顶盒。Google Gears主要是针对目前浏览器客户端缺乏数据储存和查询做的一个补充,从而增强客户端的能力。同时Gears给浏览器提供了Offline模式的支持。Google Android则直接把客户端的范围由普通PC和PC上的浏览器扩展到更为普遍的手机设备上,使得更多客户端能够充分利用Google提供的服务。
而在连接性Connectivity方面,主要是为了把更多更好的Clound服务,通过各种程序框架或应用提供给广大的开发者。Google App Engine则主要是提供工具与服务器,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开发更多的应用来充分利用Google已有Clound计算能力,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Google Web Tookit则是提供一套开发框架,使得开发基于浏览器的应用更为方便,从而大大缩短开发应用服务的流程降低其难度。
在服务器集群Clound方面,Google OpenSocial则是通过一些的标准,使得面对社交网络的应用更容易开发,而且社交数据的交互更为方便。Google APIs则是提供接口使得普通开发者能够直接开发应用使用Google提供的大量服务,譬如Google的搜索API,Google的GData API等。
Google从搜索入手,进而通过买卖广告壮大自己,继而反过来从Client、Connectivity、Cloud等方面加以布局,为其最终使命铺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算法。Google其远见,不得不让人服到心里。
Keynote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