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手机疯狂

手机行业,今年有两件大事:

Apple的iPhone iphone.jpg 发布,Google的Android android-phone.jpg 发布。

互联网手机两大行业用户之争

中国的手机数量,已经达到6亿,几乎每两个人就有一部手机。而在大城市里,几乎人手一台手机。互联网用户,目前中国的网民大概是1.5亿左右,是手机用户的1/4。在全世界范围,也几乎是这么一种情况:手机用户要远远多于网民,大概是4倍左右。

手机是消费类电子产品。消费类的概念就是,产品会被淘汰,两三年内换一部手机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据有关预测,单是中国2007年,更换手机就接近2亿部。电脑和电视机也是电子产品,但是电脑和电视机更多是一种工具,更新频率要比手机低。电脑更新频率大概是5年一换,而电视机可能是10年一换。相对来说,手机的更新非常高。

一个粗略的数字是全球手机数量已经是20几亿,且几乎是以每年7亿多在递增。

从用户数量和更新频率的数据看,手机这个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而且潜力是非常大。任何一个公司,都希望能够从这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Google作为一家最大的互联网企业,统治着一半以上的搜索市场份额。Google更是一家广告公司,它的目标是要将广告买到用户最多的地方或者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它的广告。毫无疑问,Google已经看到了而且不可能忽视手机行业中潜在的巨大用户群。现在Google通过一款开源的手机SDK进入这个行业,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操作系统(OS)之争

手机中的操作系统,目前流行的可以说是四种OS:WinCE、 Symbian、Linux、Mac OSX。Apple的iPhone用的就是Mac OSX系统,不过Apple的惯例是买硬件而不是主推OS;即使如此,几百万iPhone的热卖使得这个操作系统已经在市场站起来了。Linux之前是Motorola在推广,有很多小公司追随,但是没有哪一款手机真正流行起来,而这一次Google通过Android加入Linux的阵营,必然是大大增强Linux这个操作系统的真正实力。Symbian主要是Nokia在推广,而Nokia雄霸天下的局面使得这款系统是目前手机中用得最多的OS,可以和微软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相媲美;Nokia并没有加入在Google的Android倡导下的Open Handset Alliance,其必然是要靠着自身已有的市场份额,和其他竞争者争夺领土。而微软的Windows CE虽然源自于非常吃香的桌面Windows,但是尚未能够在手机产业中拿到和桌面操作系统身份相匹配的市场份额。

无论如何,Apple、Google、Nokia、Microsoft这场在手机OS的战斗已经开始了。可以预见,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里,不会再出现像Microsoft Windows一统天下的局面,最后必然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目前Google在Open Handset Alliance的结盟情况,以及Google发布Android给社区带来的狂热,还有Google在市场上的表现来看,Google在这场战争中将是不败。狂热追捧的背后是理性的:Java语言的跨平台性,以及Google与各大手机厂商的联盟努力所带来的所有应用跨厂商性,已使得Android架构领先于其他手机架构。

如果说,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占据了全球10几亿的PC;那么Google这个Android很有野心,要统治未来20几亿且以每年7亿多在递增的手机设备。

浏览器之争

Internet Explorer(IE)、Mozilla Firefox、Opera、Safari是目前桌面上几款被广泛使用的浏览器。而很多人应该还会记得90年代末的那场浏览器大战,Internet Explorer v.s. Netscape。IE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而Netscape一落千丈,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从千亿市值跌到几乎一文不值。而Netscape的衣钵继承人Mozilla Firefox近两年组织反扑,才得用新的浏览器框架占据桌面浏览器15%左右的份额。

不过,整个手机设备市场的发展已经使得浏览器的大战燃烧到了手机设备上。热卖的iPhone内置的Safari浏览器,用的是Webkit内核,而Opera Mini也成功地安装到大量的手机终端(注:我本人就是一个Opera Mini的Fans)。Mozilla曾经有个为手机设备开发浏览器的Minimo项目;上个月,Mozilla则正式公布了Mozilla and Mobile的计划。微软的IE浏览器也不会甘愿落后的,必然会随着它的Windows CE进一步扩大它的势力范围。Webkit、Opera、Firefox、IE,谁会是这新一轮浏览器大战的最后微笑者呢?

题外话

中国预计2008年下半年开始营运中国自主产权的3G网络。这必然是2008年手机行业的一件大事,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可能是重新对各大手机厂商进行一次优胜劣汰的洗礼。可能还会有新的公司在这个行业崛起。

如果说Apple的iPhone带来的是用户体验的重大提升,那么Google的Android带来的将是产业的革命,商业模式的革命,这将可能是一场将手机直接纳入互联网行业的革命。

背景介绍

作者本人所在的公司,上海科泰世纪,主要业务是为手机设备提供自主研发的Elastos操作系统。公司的第一款手机已经于10月份量产面世。作者本人的意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带入偏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ndroid, 手机.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 Responses to 为手机疯狂

  1. minglin says:

    看起来,打造一个运营的生态链,是最可能成功的!
    不单单靠技术,突出一项技术,首先想到的是在这条生态链上的所有人,会因为你的平台(技术)带来甚么利益(好处);担任最终是有人赚钱有人花钱;但是无论赚钱的花钱的,都很开心,才有可能被推广,流传!
    google的Android很值得我们研究

  2. 流金岁月 says:

    周兄,你是天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